suixinsuiyuan
创世纪
创世纪
  • 最后登录2025-04-02
  • 粉丝260
  • 发帖数735
  • 皮卡4579枚
  • 学分227分
阅读:2493回复:1

[资料]【资料】三大名医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5-22 05:15

三大名医(2010-12-24

说一下你们三兄弟的3P关系

大师兄和二师兄整天争论吵架

小师弟比较老实,每天学习做实验,没有两个师兄天分那么高

但他人特别稳重可靠认真

两个师兄都喜欢他

比如很繁琐很基础的实验你们全推给他

然后两个哥哥一个接一个走了

留下小弟弟一个人在他们住的地方继续做实验

老大脑子里只有 什么好玩?

老二脑子里只有 怎么才能出名?

老三——怎么才能帮助更多的病人?

这就是人格的差距啊……

 

琴那医生去世这三兄弟分开后

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

然后老大在世界各地胡闹

老二去瑞典爬上了一个医生能达到的最高处

老三继续学习,后来去雅典,也算有一番事业

然后老大发现自己的儿子……成了刽子手

老二卷入内乱,流亡拉美,隐姓埋名死在巴西山村

老三得罪高官,被整的差点进监狱

 

现在老大还在世界上胡闹,有了一个不省心的徒弟和一个儿子

老二,已经变作天上的星星,看着老大冷笑

老三,在雅典坐冷板凳,不过他和很多贵族关系不错

老大很难找,但只要老三开口,这位老大会跨地球出现的

还有老二临死前还给老大留了信

最新喜欢:

yekollyekoll
雨落林君
诺亚方舟乘客
诺亚方舟乘客
  • 最后登录2025-04-22
  • 粉丝3
  • 发帖数115
  • 皮卡850枚
  • 学分31分
沙发#
发布于:2015-06-02 02:48
老大很难找,但只要老三开口,这位老大会跨地球出现的
一开始还在想阿特里耶和科维纳只是单纯地把活都推给邓尼茨干吧XD,后来想到邓尼茨当年召唤了阿特里耶来治阿布罗狄,和科维纳还在世的时候跟亚尔迪讲的自己和师兄都及不上师弟,觉得啊,好像真的是这样,这两个人都特别喜欢老三。
对于阿特里耶这样的对于世界不抱恶意也不存善意的、绝对客观的人来说,重要的人除了他热恋了七十二小时和一辈子的夕阳公主,似乎有两辨仪后遗症的前刽子手儿子,在印度用一餐美味肉食捡来的便宜徒弟,名声响彻上个世纪这个世纪还有下一个世纪的伟大又爱操心的老师这四位之外,能够让他有一些态度上的改变的也只有科维那和邓尼茨了。这二位是正面意义上的(好吧科维纳的重要性是否正面还存疑,不过这位已经在天上冷笑了,阿特里耶对沙加说过,对逝者要尊重,所以……),哈伦威德则是负面意义上的——之前随便整,还成功让哈伦维德吃瘪,现在有了儿子这个把柄……
在大地小镇,阿特里耶的复制人格遇到学派众人的时候,还嫌弃地对阿布罗狄说过:
“你是瑞典人对吧?地球上的人就属瑞典人讨厌,我一闻到瑞典人的气味,科维纳的那种气味,就想躲得远远的!”
这仇恨真是绵延持续了多少年啊XD,从科维纳一个人上升到全体瑞典人的高度(不过这肯定有王室成员的加成在)。互相嫌弃天天掐架然后邓尼茨一问问题这两个人就思考并解答(并且继续互掐)。游戏里的阿特里耶这样说过:
“什么!?”阿特里耶瞪着沙加:“你被逐出师门了!我的弟子怎么可以输给科维纳的弟子!”


已经是要把沙加逐出师门的程度了,自己不会输给科维纳,因为就医学上的天才程度而言是阿特里耶>科维纳>>>邓尼茨,但自己的弟子考试成绩居然输给了科维纳的弟子……啊,感觉到了阿特里耶的愤怒。
“话说科维纳那家伙后来怎么样?他这个人贪心的很,学艺平庸还利欲熏心,出了什么事吧?”亚尔迪愣了愣,半晌才说:“他在瑞典内战的时候被牵连,扮成神父逃到巴西,在那里去世。”“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个自以为是的东西!我就知道!”阿特里耶愤愤地说了几十个“我就知道”,突然强制性地转移了话题,“我的另一个师弟邓尼茨你们认识吗?他的学艺更差劲,还总想免费给人看病,现在一定是个穷鬼!”
这个时候怒黑科维纳学艺平庸XD实在是太可爱了。说了几十个“我就知道”这一点也着实……更新这章时还不觉得如何,现在看来真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阿特里耶在游戏里留下的再建人格,因为外表年纪才二十几岁的关系,即使我知道这是他十几年(估计)前留下的人格,却还是在看完《应许之地》的现有部分后联想到那个天真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年轻王子的阿特里耶。这个阿特里耶说了几十次“我就知道”,那离开百万城市沉默之后的阿特里耶本人,会怎么面对科维纳的死讯呢。以他的性格,大约也不会特意去调查科维纳的动向,最多是在别人提起时听一耳朵?这一点我尚还无法确认,虽然明白他对于阿德莎的执著,但不知道他对师弟们的行动力及得及不上他追着阿德莎跑时的十分之一。这一段阿特里耶对科维纳的猜想“出了什么事吧”和对邓尼茨的猜想“现在一定是个穷鬼”,倒是能让我感到一种来自兄长的爱☆。
“难道你不觉得,应该对别人多一点善意?”

“这是我的老师临死前想告诉你的话。”亚尔迪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他说回忆他一生经历过的事,他承认你的天才,佩服你的潇洒,但他说他和你加起来,也比不上你们的师弟邓尼茨医生。你从不关心他人的死活;他为了目的,可以对他人的死活视而不见,到最后你们两手空空,形只影单。他说,如果他早一些懂这个道理,那他的人生可能完全不一样,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三个弟子中,罗伯特医生最喜欢资质最差的三弟子。”
科维纳临死前给阿特里耶留的信的内容,我想大概并不包括这一句话,这句话可能只告诉了亚尔迪……

阿特里耶只想着玩,科维纳只想着名利。阿特里耶一开始就想通了,并且没有后悔;科维纳到晚年才想明白,并且对自己之前的选择感到遗憾。他们俩都喜欢认真好学正直善良的小师弟,但直到临死前科维纳才明白自己欣赏师弟的理由和老师喜欢师弟的理由。他在权力的金字塔上爬到了一个医生所能爬到的顶点,又被卷入瑞典内战,最后客死异乡,人生的后半段非常传奇。但是在临死前,科维纳想的不是这占据他人生大部分时间的种种辉煌和悔恨,而是师父、师兄和师弟,是他想对这个从小就在跟他吵架的师兄提出的问题。
我突然感到非常悲哀,因为这证明了科维纳从未真正理解阿特里耶。
阿特里耶太天才了,科维纳的才能只表现在医学和政治,而阿特里耶是个全能,就连医学方面也比科维纳天才(但这两个人于医术一道,总体来说还是势均力敌?否则根本不可能辩论起来,还辩论这么长时间),抛去求学期间的种种互掐不谈,晚年的科维纳对这位一直跟自己针锋相对的师兄感到的,不是对他才能的嫉妒,而是对他的天才头脑的承认,对他潇洒态度的佩服。科维纳为自己的一生和阿特里耶的一生感到遗憾,可问题是,阿特里耶不这么觉得。
科维纳和邓尼茨截然不同,但他跟阿特里耶的相异之处更加惊人。邓尼茨和阿特里耶不因自己的选择而后悔,科维纳却在最后一刻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到头来不过一场虚妄,这着实是一种大的悲哀,也是他和老师、师兄与师弟最不一样的地方。
打字打到这里我突然对这个没有正面出场过的角色产生了比客观分析更多的好感,可能是因为我还挺喜欢这种死前发现自己这辈子都活在虚无中的设定。话说回来,阿特里耶有七十二小时的阿德莎,邓尼茨有一直没结婚的薄荷姑娘,那科维纳生前有恋人吗?我倒是觉得科维纳比较像个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基佬或者无性恋……啊,当我什么都没说。

“我呢,”阿特里耶微笑,竟然带着一些长辈对小辈的宠溺意味,“理解你的意思,不过,我的智商比科维纳高,这些道理我早在年轻时候就明白,他却到了临死前才明白。道理终究是道理,人,都是自恋而且固执的,不论你说什么,哪怕这是我师弟的遗言,我也并不觉得自己适合像邓尼茨那样过日子。还有,早在我明白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承认,我远远不如三师弟,也不想和他比。”“如果你能对他们……多关心一些……”亚尔迪断断续续地说,似乎还在思索措辞。“我对他们多关心一些?”阿特里耶的笑容依然没有讽刺和挖苦,“科维纳就不会死?邓尼茨就不会有那么多坎坷?可是,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


阿特里耶并非不关心他的师弟们。他对邓尼茨有问必答,像他的复刻人格当时回答学派众人的问题那般,应该比那更加耐心,邓尼茨开个大召唤术他就立马飞过半个地球去接手师弟治不好的病人;而他对科维纳的在乎也是真的,对科维纳的死讯说了几十遍的“我就知道”。但他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凌驾于这一切之上,凌驾于他对任何人的态度之上(阿德莎除外)。他对师弟们的关心是有限的,因为他认为超出这个限度的关心无法改变任何结果,该死的人照样会死,该坎坷的也照样坎坷。他的确在意师弟们,喜欢邓尼茨、觉得自己远远不及他;逢人就说自己讨厌科维纳,还在一群十六岁的少年人面前(包括科维纳本人的徒弟)又像开玩笑又真心实意地黑他,这跟他对哈伦威德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但是,正如同他说的一样,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
阿特里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很早便看得清楚,很早便明白邓尼茨的崇高选择比自己的虚无主义更加有意义,但他不像晚年有所动摇的科维纳,阿特里耶一直固执到了最后。他对科维纳咬牙切齿、在有限的程度内恨铁不成钢,敬佩邓尼茨的人生,并打死不会过那样的生活。固执且自恋,不会因任何事物而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和选择(阿德莎除外)。科维纳晚年跟亚尔迪回忆自己的师兄师弟,他们的人生观和年轻时一同师从罗伯特·琴纳医生的经历;邓尼茨医生跟薄荷讲的一定比科维纳告诉亚尔迪的更多,他一看就是重感情的面相;阿特里耶临死之前想的人一定是阿德莎,他心心念念的除了找乐子就是阿德莎,我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想起自己的师弟们,尤其是已逝的科维纳。阿特里耶在自己能做到的部分里为认真的邓尼茨提供帮助,从关于医学问题的辩论开始的对科维纳的仇恨和在意即使过了很多年也从未消散,但这就是全部了。不再有更多了。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哈伦威德·琼尼和阿特里耶简直不能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阿特里耶是绝对中立,而HJ是中立邪恶。幸好阿特里耶的立场是绝对中立,可惜阿特里耶的立场是绝对中立。
此外,这么一分析,就觉得邓尼茨跟帕帕多普洛斯家的友情非常有道理。他的处世态度和安德莉娅以及艾俄洛斯如出一辙,好学精神像是医学生版本的艾欧利亚,物以类聚。虽然这位医生经历了许多坎坷,现在也还在坐冷板凳,一把年纪了跑去现场跳坑分析毒虫,所幸他年轻时就被师兄们和老师爱着,也有交往多年的女友陪伴到现在,贵族朋友们也不少。至少他的人生不像科维纳的那样颠沛流离,也不像阿特里耶那样每天乐在其中地行走于悬崖峭壁,能有邓尼茨医生这么好的人,安全又满足地生活在故事的一角,这就足够啦。
=3=~
游客

返回顶部